曾子
曾子(公元前505年~公元前436年),姓曾,名参,字子舆,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。他16岁拜孔子为师,勤奋好学,颇得孔子真传。 曾子积极推行儒家主张,传播儒家思想。孔子的孙子孔伋师从曾子,孔伋又传授给孟子。因之,曾子上承孔子之道,下启思孟学...
曾子(公元前505年~公元前436年),姓曾,名参,字子舆,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。他16岁拜孔子为师,勤奋好学,颇得孔子真传。 曾子积极推行儒家主张,传播儒家思想。孔子的孙子孔伋师从曾子,孔伋又传授给孟子。因之,曾子上承孔子之道,下启思孟学...
端木赐(公元前520年~公元前456年),字子贡,孔门七十二贤之一,且列十哲言语科之优异者。他利口巧辞,善于雄辩,且有干济才,办事通达。曾任鲁、卫两国之相。 他还善于经商之道,曾经经商于曹、鲁两国之间,富致千金。为孔子弟子中首富。相传,孔子...
卜商,字子夏,春秋末年晋国温地人,“孔门十哲”之一,七十二贤之一,人称卜子。性格勇武,为人“好与贤己者处”。以“文学”著称,曾为莒父宰。 孔子逝后,他到魏国西河进学,主张国君要学习《春秋》,吸取教训。以防止臣下篡权。他提出过“仕而优则学,学...
仲由,字子路,又字季路,春秋末鲁国卞。以政事见称,孔子得意门生。他性格爽直率真,有勇力才艺,敢于批评孔子。 孔子了解其为人,对他评价很高,认为可备大臣之数,并说他使自己“恶言不闻于耳”。 他做事果断,信守诺言,勇于进取,曾任卫蒲邑大夫、季氏...
言偃(公元前506~公元前443年),字子游,又称叔氏。春秋时常熟人,孔门七十二贤弟子中唯一南方弟子。 他擅文学,曾任鲁国武城宰,阐扬孔子学说,用礼乐教育士民,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,为孔子所称赞。孔子曾说:“吾门有偃,吾道其南。”意即我门下有...
闵损(公元前536年~公元前487年),字子骞,以字广为人知。春秋末期鲁国人,孔子弟子,七十二贤之一。他比孔子小15岁,在孔门中以德行和老成持重著称,而尤其以孝行超群闻名于世。 闵损是孔子弟子中唯一明确主张不做官的人,他守身自爱,“不仕大夫...
冉耕,字伯牛,春秋末鲁国人。为人端正正派,善于待人接物。在孔子弟子中,以德行与颜渊闵子骞并称。因恶疾早逝。 孔子哀叹其“亡之,命矣夫!”唐元宗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“郓侯”。宋大中祥符二年改封“东平公”。南宋咸淳三年改封为“郓公”。明朝嘉靖九年...
冉雍,字仲弓,菏泽冉贤集人。冉雍在孔门弟子中以德行著称,孔子对其有“雍也可使南面”之誉,这是孔子对其他弟子从来没有的最高评价。 孔子临终时在弟子们面前夸奖他说:“贤哉雍也,过人远也。”所以后世对冉雍的评价甚高。孔子去世后,恐失圣道之传,他与...
宰予(公元前522~公元前458年),字子我,也称宰我,春秋末鲁国人,孔子著名弟子,“孔门十哲”之一。 宰予小孔子29岁,能言善辩,被孔子许为其“言语”科的高才生,排名在子贡前面。曾从孔子周游列国,游历期间常受孔子派遣,使于齐国、楚国。 宰...
冉求(公元前522年~公元前489年),字子有,通称冉有,春秋末鲁国人,孔子弟子。他以政事见称。多才多艺,尤擅长理财,曾担任季氏宰臣。 公元前487年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,并身先士故,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,又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