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
我们一直在努力

白虎观会议

汉代在统一天下后,废除秦代的书禁,广开献书之路,设立五经博士,经学由此繁荣,成为汉代典章制度的重要依据及统治思想的重要来源。

但经学由于文字和师承的不同形成了今文和古文之争,造成了经义的分歧局面,不但令学者无所适从,也不利于政治思想的统一。

西汉时,汉宣帝甘露三年曾在石渠阁大集诸儒,讨论五经的同异,分歧不决的由皇上出面作出最后决定。

东汉章帝建初四年,模仿石渠会议故事,在白虎观召开由廷臣及诸侯参加的讨论五经同异的会议,历时数月之久。

会上,使五官中郎将魏应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,由淳于将讨论结果上奏,分歧处由章帝作出决断。这就是白虎观会议。

这次会议由章帝亲自主持,参加者有魏应、淳于恭、贾逵、班固、杨终等。会议由五官中郎将魏应秉承皇帝旨意发问,侍中淳于恭代表诸儒作答,章帝亲自裁决。

此后,班固将讨论结果纂辑成《白虎通德论》,又称《白虎通义》,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。这次会议肯定了“三纲六纪”,并将“君为臣纲”列为三纲之首,使封建纲常伦理系统化、绝对化,同时还把当时流行的谶纬迷信与儒家经典糅合为一,使儒家思想进一步神学化。



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

赞(5) 打赏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新月文轩 » 白虎观会议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非常感谢你的打赏,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,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!

支付宝扫一扫

微信扫一扫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