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
我们一直在努力

《乐记》

《乐记》,先秦儒学的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,“六经”之一,其丰富的美学思想,对两多千年来古典音乐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,并在世界音乐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。

《乐记》的作者和时代问题众说纷纭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记载,古乐早已有之,后散失,及秦而灭,汉初河间献王以其地方力量搜集古书古乐,与毛生等共采《周官》及诸子言乐事者,辑成《乐记》。

《汉书·艺文志》所列《王禹记》24篇可能就是河间献王所辑《乐记》,不属汉人新作,而属“先秦旧书”。

《乐记》是《礼记》49篇中的一篇。《礼记》中题作《乐记第十九》,约5000余字,包括11部子篇:《乐本篇》、《乐论篇》、《乐礼篇》、《乐施篇》、《乐言篇》、《乐象篇》、《乐情篇》、《魏文侯篇》、《宾牟贾篇》、《乐化篇》《师乙篇》等。

据西汉西汉经学家、目录学家、文学家刘向记载,古代《乐记》共23篇,篇名都记载于他的《别录》一书中。《别录》虽已佚,但唐朝孔颖达作《礼记注疏》时说,《别录》所记载《乐记》的全部篇目,当时还“总存焉”。

从孔颖达记载,这23篇除上述11篇之外,还包括《奏乐篇》、《乐器篇》、《乐作篇》、《意始篇》、《乐穆篇》、《说律篇》、《季札篇》、《乐道篇》、《乐义篇》、《昭本篇》、《招颂篇》、《窦公篇》等12篇。



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

赞(8) 打赏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新月文轩 » 《乐记》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非常感谢你的打赏,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,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!

支付宝扫一扫

微信扫一扫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