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
我们一直在努力

《仪礼》

《仪礼》,简称《礼》,也称《礼经》、《士礼》,中国最早的关于礼仪的典籍。人们习惯于把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合称为“三礼”。

《仪礼》是礼的本经,故又称《礼经》,在“三礼”中成书最早,而且首先取得经的地位。

《仪礼》17篇,除《士相见礼》、《大射礼》、《少牢馈食礼》、《有司彻》等4篇之外,其余各篇之末都有“记”。一般认为,记是孔门七十子徒所作。

《丧服》一篇体例较为特殊,经与记均分章分节,其下又有“传”。传统的说法认为,“传”是孔子门人子夏所作。但是,也有人认为,此子夏为汉代人,与孔门的子夏同名,而非一人。

《仪礼》17篇的内容,及于上古贵族生活的各个方面。汉代《仪礼》的传本有4种,即大戴本、小戴本、普本和西汉经学家、目录学家、文学家刘向《别录》本。

4种传本都将《仪礼》17篇分为冠婚、朝聘、丧祭、射乡等4类,但只有《士冠礼》、《士昏礼》、《士相见礼》3篇的次序完全相同,其余各篇则不尽相同。



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

赞(6) 打赏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新月文轩 » 《仪礼》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非常感谢你的打赏,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,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!

支付宝扫一扫

微信扫一扫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