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
我们一直在努力

《原性》

《原性》,我国唐代韩愈关于人性论的代表作。收入《韩昌黎集》杂著部。《原性》不赞成孟子的“性善”论和荀子的“性恶”论,也不赞成扬雄的“性善恶混”说,而发挥董仲舒的理论。

第一次明确提出“性之品有三”:上品性善,生来具有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五种道德;中品五德有所欠缺,性可善可恶;下品五德都不具备,性恶。

同时,《原性》还认为人有喜、怒、哀、惧、爱、恶、欲七情,情也有三品:上品七情控制适中;中品七情或多或少;下品则情与性的品级正相对应。

《原性》承认人可以有适当的情欲,反对佛教的灭情见性主张,在当时具有积极的意义。但他认为性“与生俱生”,上、下品都是“不移”,是先验论的观点。



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

赞(8) 打赏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新月文轩 » 《原性》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非常感谢你的打赏,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,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!

支付宝扫一扫

微信扫一扫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