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历十二个月候应姊妹花
除二十四番花信风之外,人们还根据农历十二个月的花开花落编成《十二姊妹花》歌谣,这也是对农历十二个月候应姊妹花最恰当不过的阐释: 正月梅花凌寒开, 二月杏花满枝来。 三月桃花映绿水, 四月蔷薇满篱台。 五月石榴红似火, 六月荷花洒池台。 七月...
除二十四番花信风之外,人们还根据农历十二个月的花开花落编成《十二姊妹花》歌谣,这也是对农历十二个月候应姊妹花最恰当不过的阐释: 正月梅花凌寒开, 二月杏花满枝来。 三月桃花映绿水, 四月蔷薇满篱台。 五月石榴红似火, 六月荷花洒池台。 七月...
一部分历书上列有“春社”日。按照民间传统规定,立春日后的第五个戊日为“春社”。春社这天祭灶,祈祷农业丰收。 春汛是指桃花盛开时节发生的河水暴涨。春汛也称作桃汛、桃花汛、桃花水。 每年阳历2月份的倒寒天气称为“倒寒”,阳历3~4月份内的倒寒天...
三伏是整个夏季气温最高的一段时间。人们常说的“热在三伏”,意思是全伏都很炎热,并非只是指第三个伏天天气炎热。为什么“热在三伏”呢?原因是每年从春分节气以后,太阳的直射点越过地球赤道,向北回归线移动,北半球的白昼越来越长,黑夜逐渐缩短,直至夏...
江南地区把每年春末夏初时节梅子成熟的一段时间称为黄梅季。在这段时间,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多连阴雨天气,把这段时间的雨称为黄梅雨。因雨天多,空气潮湿,衣物等容易发霉,故又将黄梅雨称霉雨,因而“入梅”“出梅”也可称为“入霉”“出霉”。这一时期气...
秋社:有一部分历书上列有“秋社”日。按照民间传统规定,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“秋社”。秋社这天祭灶,感谢农业丰收。 中国古代,每逢节令,人们都会举行各种活动,以应时节。 秋老虎:一般情况下,每年立了秋,天气逐渐变凉,人们常说:“一场秋雨一场寒...
秋季的长时间的阴雨天气被称作“秋霖”,常使应该秋季成熟的农作物贪青晚熟。秋季的突然降温,会使应该秋季成熟的农作物生长发育立刻终止,农作物不能完全成熟,称为“秋封”
大地开始解冻,万物渐渐苏醒 人们把立春节气的15天分为三候,即“初候东风解冻,二候蛰虫始振,三候鱼陟负冰”。从这三候的名称就可以明白立春的季节变化特征——告别了寒冷的冬天,春天已经到来,然而冬天的寒冷却还未能一下消失殆尽,天气需要经过较长的...
冬九九 “冬九九”是指从冬至节气日这天开始算起,冬至日为第一天,每九天为一九,“头九”“二九”“三九”“四九”……直至“九九”。共81天。也就是从12月21日(或22日)开始数九,直数到次年的3月11日或12日为止。“九九天”也称“冬九天”...
大人戴上口罩,楼上楼下清扫灰尘——除陈布新 据《吕氏春秋》记载,在尧舜时代我国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。按民间的说法:因“尘”与“陈”谐音,新春扫尘有“除陈布新”的含义,其用意是把一切穷运、晦气统统扫出家门。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...
鞭打春牛:打去牛的惰性,宣告春耕大忙开始 打春仪式,鞭打春牛(春牛为泥塑)。通常在立春时刻或立春日早晨举行,打春仪式最高由皇帝亲自主持,太监执行。地方上也主持打春仪式,但是各地稍有不同。 鞭打春牛的场面极热闹,依照惯例是首席执行官用装饰华丽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