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
我们一直在努力

儒学 第12页

儒学典籍人物介绍

朱云

朱云,字游,原居鲁地,后移居平陵。他精研《周易》、《论语》。 元帝时,与少府五鹿充宗辩论易学,获胜,遂授博士,迁任杜陵令,后为槐里令。他为人狂直,多次上书抨击朝廷大臣。晚年教授生徒,70余年故于家。

赞(15)新月文轩新月文轩阅读(56)

孔安国

孔安国,西汉鲁人,字子国,孔忠次子,孔子第十一代孙。西汉经学家。孔安国少学《诗》于申培,学识渊博,擅长经学。 武帝时任博士,后为谏大夫,官至临淮太守。据传,汉鲁恭王刘馀扩建宫室拆除孔子故宅,于壁中得古文《尚书》,较今天《尚书》多16篇,孔安...

赞(14)新月文轩新月文轩阅读(38)

李寻

李寻,字子长,陕西咸阳人。西汉儒家。 李寻在汉代色彩斑驳的阴阳灾异理论中建立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理论,即日月五星灾异论。 把阴阳灾异同占星术相结合,认为日月星辰在方位和亮度上的每一变化都与帝王、妃后大臣的品德乃至具体行为密切相关。 他主张“崇阳...

赞(8)新月文轩新月文轩阅读(50)

高堂生

高堂生,也称高堂伯。西汉鲁人。 他专治古代礼制,汉初《礼》学最早的传授者,和徐生在《仪礼》的传授和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
赞(13)新月文轩新月文轩阅读(43)

戴圣

戴圣,字次君,河南商丘人。曾任九江太守,平生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,尤重《礼》学研究。 他与叔父戴德及庆普等人曾师事经学大师后苍,潜心钻研《礼》学。三人苦心钻研,各有所得,逐步形成自己的学说体系,成为今文礼学大师。 戴德号称“大戴”,戴圣被称为...

赞(14)新月文轩新月文轩阅读(40)

田何

田何,字子庄,号杜田生。淄川人,后迁到杜陵,西汉今文易学的开创者,西汉经学大师。 据说孔子授《易》,五传至田何。秦始皇焚书时,《易》依赖田何口授,才得以传于后世。

赞(7)新月文轩新月文轩阅读(56)

施雠

施雠,字长卿,安徽濉溪人。汉代经学家。他大约生活于公元前100年至公元1年间。施雠为老师田王孙的终生弟子,从小时候就跟从学习《周易》,一直侍奉到去世。 据说孔子传《易》于商瞿,六世至齐人田何,田何传丁宽,丁宽传田王孙,田王孙传易于施雠,孟喜...

赞(10)新月文轩新月文轩阅读(51)

孟喜

孟喜,汉东海兰陵人,字长卿。与施、梁丘贺同学,各成一家,故孔子所传下的《易》有施、孟、梁丘之学。 孟喜《易》学以六十四卦分配气候,以卦气言《易》,占验吉凶。与京房《易》学被人们合称为“孟京《易》学”。著作有《孟氏章句》。

赞(6)新月文轩新月文轩阅读(58)

梁丘贺

梁丘贺,字长翁。西汉时今文《易》学“梁丘学”之开创者。梁丘贺从京房学《易》。 汉宣帝时,召为郎,任太中大夫、给事中,至少府,年老终于官。 梁丘贺为人小心周密,他所开创的《易》学,与施雠、孟喜、京华同被列为学官,对后世影响很大。

赞(8)新月文轩新月文轩阅读(39)

京房

京房(公元前77年~公元前37年),本姓李,字君明,河南清丰人。西汉儒家学者。 京房之所以驰名于我国学术史,是由于他开创了今文《易》学“京氏学”。《易》作为我国学术源头之一,研求者代不绝迹,京房是其中颇有影响的一位。 京房的《易》学得之于焦...

赞(13)新月文轩新月文轩阅读(58)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