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
我们一直在努力
共 34 篇文章

标签:隋唐 第3页

韩愈

韩愈(768年~824年),字退之,自称郡望昌黎,世称韩昌黎;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河南孟县人。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在唐朝一片大乘佛学的思潮及社会风气中,韩愈独自振起儒学大旗,排斥佛教思想,倡导恢复我国儒家思想的传统,开启宋明时代...

赞(0)新月文轩新月文轩儒学 阅读(13)

柳宗元

柳宗元(773年~819年),字子厚,世称“柳河东”,因官终柳州刺史,又称“柳柳州”。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散文家和思想家,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,并称为“韩柳”。与刘禹锡并称“刘柳”。与王维、孟浩然、韦应物并称“王孟韦柳”。 柳宗元和韩...

赞(11)新月文轩新月文轩儒学 阅读(55)

刘禹锡

刘禹锡(772年~842年),字梦得,唐朝彭城人,唐朝儒学学者、文学家、哲学家。 刘禹锡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,曾任监察御史,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。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,有“诗豪”之称。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。 政治上主张...

赞(8)新月文轩新月文轩儒学 阅读(46)

李翱

李翱,唐朝思想家及文学家,是韩愈的门人,也是侄婿,也是追随韩愈复兴儒学、反对佛教思想的一员大将,其哲学思想的造诣更有过于韩愈处。 代表其思想的重要著作是《复性书》,文章中以《中庸》的理论为基础,提出“性善情恶”的人性论,认为只要加强道德修养...

赞(10)新月文轩新月文轩儒学 阅读(35)

《周易正义》

《周易》也称《易经》,为儒家经典之首。《周易正义》又称《周易注疏》宋版计13卷。魏王弼晋韩康伯注,唐孔颖达正义,定稿于653年是唐代科举取士的标准用书,长其立于学官,也是易学史上除《经》、《传》以外的重要典籍。 正义又称疏,系在正经注基础上...

赞(10)新月文轩新月文轩儒学 阅读(50)

《礼记正义》

《礼记正义》是儒家经典之一,也是中华传统中化中影响至深至关的重要文献之一。汉代有郑玄曾为其作注,唐代有孔颖达为之正义,都是古人对《礼记》的注释,是今人阅读研究《礼记》的重要版本。 孔颖达的这本《礼记正义》后来也成为儒家经典,是后人学习、研究...

赞(8)新月文轩新月文轩儒学 阅读(62)

《毛诗正义》

唐贞观十六年,即642年,孔颖达、王德昭、齐威等奉唐太宗诏命所作《五经正义》之一,为当时由政府颁布的官书。 当时撰《五经正义》,孔颖达以年辈在先,名位独重,受命主持其事,诸儒分治一经。《毛诗正义》出于王德韶、齐威等人之手,而孔颖达总其成。 ...

赞(7)新月文轩新月文轩儒学 阅读(32)

《经典释文》

《经典释文》,解释儒家经典文字音义的书。唐代陆德明撰,共30卷。 该书首为《序录》,主要说明本书的内容安排和经学的传授源流。次《周易》1卷、《古文尚书》2卷、《毛诗》3卷、《周礼》2卷、《仪礼》1卷、《礼记》4卷、《春秋左氏传》6卷、《公羊...

赞(13)新月文轩新月文轩儒学 阅读(55)

《中说》

《中说》作者隋末大儒王通。目前研究王通哲学思想的主要依据为北宋阮逸所注释、刊印的《中说》,即今本《中说》,它是在唐本《中说》基础上加工而成的。 唐本《中说》成书于王通死后,李翱之前,且应成书于王通的后代,据尹协理、魏明考证,成于王福畤之手的...

赞(15)新月文轩新月文轩儒学 阅读(60)

《五行大义》

《五行大义》,594年萧吉写后献给隋朝皇帝的一本儒学著作,也被认为是关于五行的最重要的中古时代的书籍。 这本书讨论的科学问题比后来的任何著作都更多,而讨论的算命都更少。该书不仅是隋以前传统五行理论的集大成者,也是研究我国整部五行思想发展历程...

赞(10)新月文轩新月文轩儒学 阅读(43)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