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甲既立,不明,伊尹放诸桐。三年,复归于亳,思庸,伊尹作《太甲》三篇。惟嗣王不惠于阿衡,伊尹作书曰:“先王顾諟天之明命,以承上下神祇、社稷宗庙,罔不祗肃。天监厥德,用集大命,抚绥万方。惟尹躬克左右厥辟宅师,肆嗣王丕承基绪。惟尹躬先见于西邑夏,自周有终,相亦惟终;其后嗣王罔克有终,相亦罔终。嗣王。戒哉!祗尔厥辟,辟不辟,忝厥祖。”
考虑到继任的商王太甲不听从伊尹的劝戒,伊尹便上书说:先王成汤常常注目于上帝朗然彻照的天命,因此,承奉天地神灵、社稷宗庙,无不恭敬肃穆。上帝明察到他的圣德,因而就降给他重大的使命,要他治理天下,安定四方。我伊尹能够亲身辅佐君王,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,因此,后继的君王才能继承先王的伟大基业。我伊尹先前就亲...
王惟庸罔念闻。伊尹乃言曰:“先王昧爽丕显,坐以待旦旁求俊彦,启迪后人。无越厥命以自覆。慎乃俭德,惟怀永图。若虞机张,往省括于度,则释;钦厥止,率乃祖攸行!惟朕以怿,万世有辞。”
商王太甲仍然和平常时一样,毫不顾念听从伊尹的劝戒。伊尹就说:先王成汤在天色未明之时就思考如何光明德行,坐着一直等到天亮。广泛地访求贤能的才人,以便开导后人。不要丧失商朝的天命,而自取灭亡。你要谨慎戒惧地保持勤俭的美德,要考虑长远的大计。就像虞人射箭,弓弩拉开了,一定要查看箭矢的末端是否合乎法度,然后...
王未克变。伊尹曰:“兹乃不义。习与性成,予弗狎于弗顺。营于桐宫,密迩先王其训,无俾世迷。”王徂桐宫,居忧,克终允德。
商王太甲仍然不能改变自己的旧的恶习。伊尹说:这就是你的不义,不良的习气、禀性养成了,像天性一般。我不能亲近你这种不遵循道义而行的人。在商汤的墓地营造行宫,使你亲近先王,领受遗训,不能使你一辈子迷惑不醒。商王太甲前往桐宫,居忧服丧,幡然醒悟,最终能听信德教,成就美德。
- 1页3条
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