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之洞
张之洞(1837年~1909年),字孝达,号香涛、香岩,又号壹公、无竞居士,晚年自号抱冰,人称张香帅。 张之洞聪明勤奋,13岁中秀才,16岁中顺天乡试第一名解元,26岁中会试第三名探花。 张之洞先为清流以敢谏闻名,号称“牛角”,其战斗力非常...
张之洞(1837年~1909年),字孝达,号香涛、香岩,又号壹公、无竞居士,晚年自号抱冰,人称张香帅。 张之洞聪明勤奋,13岁中秀才,16岁中顺天乡试第一名解元,26岁中会试第三名探花。 张之洞先为清流以敢谏闻名,号称“牛角”,其战斗力非常...
康有为(1858年~1927年),又名祖诒,字广厦,号长素,广东南海人,人称“康南海”。 康有为出身于以理学传家的封建官僚家庭。有为少年聪颖,又加上家庭环境的影响。4岁时就会识字,5岁能够背诵几百首唐诗。6岁入私塾,师从番禺简凤仪,当年就读...
《易通释》共20卷,清代焦循撰,为焦氏《易》学三书之一。《易通释》初稿成于嘉庆十一年,一再改订,数易其稿,于嘉庆十八年定稿。 全书对《卦辞》、《彖辞》、《象辞》、《爻辞》一句一字,各为条分屡析,珠连绳贯,以观其通《易》之数。也均以旁通、时行...
《经传释词》,解释经传古籍中虚词的专著。清代王引之撰。王引之以前有刘淇所著《助字辨略》一书,专门讲解虚词,王氏似未见到。刘淇著于康熙年间,王引之成于嘉庆年间,后于刘淇80余年。 当王引之时考据之学大兴,段玉裁、王念孙阔步于前,王引之继承父业...
《东西均》是明清之际思想家方以智的哲学、儒学著作。撰于清顺治九年前后,代表作者后期思想。全书除《开章》及《记》以外,有《扩信》、《三征》、《反因》、《颠倒》、《全编》、《张弛》、《象数》、《所以》等26篇,约10余万字。 关于“东西均”之名...
《周易外传》7卷。清初王夫之撰。由此可知此书始撰于顺治十二年,即从广西返归湖南之后,当时只有38岁。 该书为王夫之有关《周易》的第一部著作,也是发挥其哲学思想的主要著作之一。 该书卷一至卷四,论六十四卦,卷五、卷六论《系辞传》,卷七论《说卦...
《易图明辨》,清代胡渭撰,谭德贵等点校。 全书共分10卷,卷一辨“河图”“洛书”,卷二辨五行、九宫,卷三辨《周易参同契》,先天、太极,卷四辨龙图、《易数钩陷图》,卷五辨《启蒙》图书,卷六、七辨先天古易,卷八辨后天之学,卷九辨封变,卷十辨象数...
“儒”的起源甚早,后人认为古代之儒,其职为祭祖事神、经理葬事、为人相礼等。尽管如此,作为一个以有体系的思想为坚定理论基础的儒家学派,乃是到春秋末叶才由孔子创立而成,是孔子“把从前由贵族所占有的知识普及到民间”,促成了“儒的职业化或行帮化”。...
孔子之后,另一位儒学大师是孟子。孟子除了进一步发展孔子以仁修身的思想外,又以推行仁政学说而著称于世,而其所论的仁政内容,同样也是十分具体的。而所称的“正经界,”就是“分田制禄”,“制民恒产”等。 孟子对为什么要行仁政和为什么可能行仁政,也进...
孔子一生长期从事教育活动,学生众多,有所称“弟子三千,贤人七十二”之誉。而孔子的思想学说体系所涉及的范围又相当广泛,孔门弟子对孔子言论和思想的理解不尽相同,难免会产生歧见。 所以,孔子逝世以后,孔门弟子就开始逐步分化。至战国的中后期,儒学在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