陆九渊
陆九渊(1139年~1193年),号象山,字子静,书斋名“存”,世人称存斋先生,因其曾在贵溪龙虎山建茅舍聚徒讲学,因其山形如象,自号象山翁,世称象山先生、陆象山。江西金溪人。 在“金溪三陆”中最负盛名,是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,与当时著名的理...
陆九渊(1139年~1193年),号象山,字子静,书斋名“存”,世人称存斋先生,因其曾在贵溪龙虎山建茅舍聚徒讲学,因其山形如象,自号象山翁,世称象山先生、陆象山。江西金溪人。 在“金溪三陆”中最负盛名,是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,与当时著名的理...
黄干(1152年~1221年),字直卿,号勉斋,福建福州人。他少师从朱熹,后成为其女婿,并被朱熹视为道统继承人。 历知新淦县、汉阳军、安庆府等。黄干曾经讲学白鹿洞书院,生徒广众。明万历中,与李宽、韩愈、李士真、周敦颐、朱熹、张栻同祀石鼓书院...
蔡元定(1135年~1198年),字季通,学者称西山先生,福建建阳人,蔡发之子。南宋著名理学家、律吕学家、堪舆学家、朱熹理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,被誉为“朱门领袖”、“闽学干城”。 他师事朱熹,朱熹视为讲友,博涉群书,探究义理,一生不涉仕途,潜...
蔡沈(1167年~1230年),一名蔡沉,字仲默,号九峰,福建建阳人,南宋学者。蔡元定次子。 蔡沈专意为学,不求仕进,少从朱熹,后隠居九峰山下,注《尚书》,撰《书集传》,其书融汇众说,注释明晰,为元代以后试士必用。
陈淳(1159年~1223年),字安卿,也称北溪先生。福建龙海人。南宋理学家,朱熹晚年的得意门生,理学思想的重要继承者和阐发者。 著作有《北溪全集》。其心理学思想主要见于《北溪字义》对心理概念的界说和疏释上。
魏了翁(1178年~1237年),字华父,号鹤山,邛州蒲江人。南宋儒学学者。庆元五年进士,官终知福州、福建安抚使。 南宋后期,学派变为门户,诗派变为江湖,魏了翁独穷经学古,与真德秀齐名。 撰有《鹤山全集》109卷,为宋人词集所罕有。
真德秀(1178年~1235年),字景元,后更为希元,本姓慎,因避孝宗讳改姓真。福建浦城人。 真德秀是南宋后期与魏了翁齐名的一位著名理学家,也是继朱熹之后的理学正宗传人,他同魏了翁两人在确立理学正统地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。 真德秀的理学...
黄震(1213年~1280年),字东发,人称于越先生。南宋宝祐四年进士,宋亡后隐居定海灵绪乡泽山,讲学著述,自称“非圣人之书不观,无益之诗文不作”。 黄震学宗朱熹,兼综叶适“功利之学”,主张经世致用,反对空谈义理,批判“心即天”和道器为二物...
王应麟(1223年~1296年),字伯厚,号深宁居士,进士出身,南宋著名的学者、教育家、政治家。 他历事南宋理宗、度宗、恭帝三朝,位至吏部尚书。王应麟博学多才,对经史子集、天文地理都有研究,是南宋末年的政治人物和经史学者。 南宋灭亡以后,他...
《周易口义》共12卷。游北宋胡瑗口授。据记载仁宗皇帝在位时,胡瑗受命主讲太学,每日为千余士子讲授《周易》,其弟子天隐遂记其师说,编成此书。故名口义。 《周易口义》认为变易之道,天人之理也。以天道而言,则阴阳变易而成万物,寒暑变易而成四时,日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