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介
石介(1005年~1045年),字守道、公操,山东泰安人,家居徂徕山下,学者习称其为徂徕先生。北宋儒家学者、经学家、文学家,与胡瑗、孙复一起被后人合称为“宋初三先生”。 石介于宋仁宗天圣八年中进士,曾历任秘书省校书郎、郓州观察推官、镇南军节...
石介(1005年~1045年),字守道、公操,山东泰安人,家居徂徕山下,学者习称其为徂徕先生。北宋儒家学者、经学家、文学家,与胡瑗、孙复一起被后人合称为“宋初三先生”。 石介于宋仁宗天圣八年中进士,曾历任秘书省校书郎、郓州观察推官、镇南军节...
欧阳修(1007年~1073年),字永叔,号醉翁,又号六一居士,谥号文忠,世称欧阳文忠公。江西吉安人。北宋卓越的文学家、史学家。 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。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。作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,他的文论和创作...
李觏(1009年~1059年)字泰伯,江西建昌人。北宋儒家学者,著名的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教育家、诗人。 李觏生在北宋中期“积贫积弱”之世,虽出身寒微,但能刻苦自励、奋发向学、勤于著述,以求康国济民。 李觏一生以教学为主,40岁那年由范仲淹荐为...
王安石(1021年~1086年),字介甫,号半山,封荆国公。江西抚州人,北宋杰出的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 官至宰相,主张改革变法。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,在他手里得到了有力推动,对弘扬儒学,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...
司马光,字君实,号迂夫,晚年号迂叟,世称涑水先生。赠太师、温国公、谥文正。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人。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、散文家。 司马光自幼嗜学,尤喜《春秋左氏传》。司马光著述颇多,最为著名的是《资治通鉴》。除了《资治通鉴》,还有《通鉴举要历》...
张载(1020年~1078年),字子厚,河南开封人。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、关学的创始人、理学的奠基者之一。其学术思想在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对以后的思想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。 他的著作一直被明清两代朝廷视为哲学的代表之一,作为...
范浚(1102年~1150年),字茂明,浙江兰溪人。他自幼笃志求道,潜心理学,及长关心民瘼,宏济时艰,晚岁设帐授徒至数百人,播扬理学思想。 朱熹曾亲作《香溪范子小传》,以“私淑弟子”的身份地位来评价和推崇范浚。清浙江督学使雷鋐题“婺学开宗”...
吕祖谦(1137年~1181年),浙江金华人,人称东莱先生,南宋著名理学家。 曾邀集鹅湖之人,企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关于哲学思想的争执。为学主张明理躬行,治经史以致用,反对空谈阴阳性命之说,博采众说,熔于一炉,独树一帜,创立金华学派。 以其讲...
邵雍(1011年~1077年),字尧夫,谥号康节。后世称邵康节,北宋五子之一,北宋理学家。 邵雍生于河北范阳,后随父移居共城,晚年隐居在洛阳。因为长期隐居,名字不被后人知道。 宋朝理学鼻祖之一的程颢曾在与邵雍切磋之后赞叹道:“尧夫,内圣外王...
周敦颐(1017年~1073年),字茂叔,号濂溪,湖南道县人,北宋著名哲学家。 周敦颐曾在莲花峰下开设濂溪书院,世称濂溪先生,濂溪书院是他讲学的讲坛,他的学说对以后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。 周敦颐是把世界本原当作哲学问题进行系统讨论的肇始者...